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无缝对接:让科技成果搭上市场化快车
发布日期:2008-09-16 阅读:
    从守着大量的科技成果为生计发愁,到今天拥有福建省最大的科技型种业公司。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创新产研结合模式,实现由单一水稻研究唱“独角戏”向多元经济作物研究的转变,实现了由单一科研向科研、生产、开发相结合的转变。
    由于科技成果和市场实现“无缝对接”,仅2007年,市农科所收获了众多耀眼的光环:“超级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86的创新和利用”获福建省2007年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动植物育种工程”课题中的子课题“高产优质多抗水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培育”研究;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市国家水稻综合试验站;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走出“深闺”,引来“源头活水”

    “让科技成果主动对接市场,成立种业公司。这是被逼出来!”对当时的情景,市农科所所长、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受刚记忆犹新。
    市农科所的科研实力非同一般,多年来,取得各类科技成果奖89项,其中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31项。闻名全国的杂交水稻组合“汕优63”,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来,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三次刷新世界高产纪录。
    市农科所的研究成果让众多农户走上小康路,可自己一度面临经费短缺、四处“化缘”的窘境。
    “为了让科研能够有‘源头活水’,有效服务农业,2001年10月,所牵头成立了“六三种业公司”。张受刚介绍说:“所里的水稻育种成果全都由六三种业公司负责推广转化,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依托市农科所的强大科研能力,契合市场需求的特色,六三种业公司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注册资本由成立之初的526万元到2004年变成3000万元。2006年,公司被授予“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是福建唯一一家种业省级高新企业。
    2005年至今,六三种业累计建立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近60000亩,生产杂交水稻种子近1000多万公斤,创产值1.2亿多元,带动农户31000多户,增加农民纯收入3000多万元。销售区域拓展到南方稻区14个省区市。
    目前,六三种业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非洲、东南亚国家进行品种筛选和试种,有4个品种通过印尼国家品种审定,和印尼一家大企业正在洽谈合作事宜。
    六三种业的发展壮大使市农科所得以实现产业反哺科研。企业现在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6%投入科研,一改过去经费严重短缺的窘境,在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光身杂交稻选育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并创造出许多具有特色的杂交水稻中间材料。
    

  能上能下,激活“鲇鱼效应”

  
    六三种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市农科所的雄厚科研实力。这个创办于1971年,位于沙县郊区柱元村的科研“老树”为啥能成果长青呢?
    “这里有个好机制。来了就不愿走,大家在这特别有激情,有干劲!”尚伟感触颇深。尚伟是福建农林大学遗传作物育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07年刚进入农科所。所里光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就有5人。可他没想到,所里不以资历论英雄。他主持的”优质文心兰的筛选与快繁技术研究“项目,在所里专家的指点下,入选为省省科技厅的重点项目。
    尚伟说的机制,正是能上能下的机制。每三年,农科所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重新组阁,所有人员采用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实行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促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机制。试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根据承担的科研任务、项目经费和研究成果来确定职称的聘用。
    能上能下制让尚伟这样的高学历人才脱颖而出,也让一些有能力的人有英雄用武之地。
    陈昌铭仅仅是一个中专毕业生,由于英语基础太差,职称至今还停留在初级。可他拥有过人的洞察力,能从生产方面提出栽培关键技术的问题,提高试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培育出来的花总能比市场上的品种花香更浓,花色更丰富,花姿更婀娜,而且每次引进的花卉都能得到市场的青睐。
    承担多个重要课题研究后,陈昌铭被推荐为园艺中心的主任,中心承担4项省科技项目。栽下梧桐凤凰来。台湾的企业家来了,带来了洋兰新品种,要求合作大花惠兰的栽培研究;南平的企业家来了,投资200万元开发香水百合。
    “能上能下,要求科研成果与市场无缝对接,不重学历,不重资历。到所里的人都踏踏实实搞科研,而不是只埋头念英语,一味提高学历。”张受刚解释了创新制度,树立好的用人导向的缘由。为了拓宽年轻人的发展空间,所里专门筹措资金,设立所立科研项目与青年课题。老中青结合的科研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做出样子,“稳坐”14年第一

      有句顺口溜: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仔细一问才知道是搞育种的。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却也是他们形象的真实写照。张受刚是所领导,可他的脸黝黑得像农民;他的手粗糙得似农民。他说:“为什么要说我像呢?我就是一位农民!”
    张受刚认为现在的科研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从开始研究育种至今,他20多次主动到海南岛育种,相当于一年过两个骄阳似火的夏天。那时海南岛的条件十分艰苦。生活上要上山砍柴、劈柴、挑水、买米买菜、生火煮饭;工作上播种、中耕除草、施肥喷药、赶花粉、收种晒种等农活,全靠自己动手。大部分时间,他住在农户或生产队仓库,有时农民低矮小屋放置棺木、化肥、农药,气味呛人。下田时,常受田鼠、蚊虫的侵扰,福寿螺壳割脚,时而遭遇毒蛇的袭击,蚂蟥咬腿出血不止,更是司空见惯。
    张受刚今年59岁了,明年就可能退休了。对他来说,官也到头了。为啥他还这么拼命呢?“一天不到田里,心里就不踏实,就跟丢了魂似的。”张受刚的回答像稻米一样朴实。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张受刚的带动下,所里的每个专家背后都有一箩筐无私付出的故事。唐江霞,湖南农业大学的植保硕士,2005年毕业进入农科所,三个春节有两个春节是在海南育种。30多岁的大姑娘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
    “培养一个杂交水稻新品种,没有个十年八载,难以出成果。这就需要育种专家能耐得寂寞,沉得下心。这种吃苦耐劳,创新进取的精神正是农科所的‘魂’。”市科技局副局长冯明明分管农业科技,10多年来,看着农科所取得一个个科技成果,由衷赞叹道。
    正是凭借这股精神,市农科所的科研成果才如雨后春笋,不断推出。育成的水稻品种推广面积才得以连续14年保持全国第一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共三明市市委书记黄琪玉一行到我所调研人才工作情况
下一篇: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陈文清莅临我所调研花卉基地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