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十三五”科技发展和创新驱动专项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6-12-13 阅读: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

  《三明市“十三五”科技发展和创新驱动专项规划》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9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三明市“十三五”科技发展和创新驱动

  专项规划

  2016年9月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二、主要问题

  三、面临形势和挑战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第三章主要任务

  一、构建创新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创新活力

  三、推进科技惠民工程,强化民生保障支撑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创新治理机制

  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综合保护能力

  七、培育创业创新主体,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四章科技发展重点方向

  一、冶金及压延产业

  二、汽车及机械装备产业

  三、林产加工产业

  四、纺织产业

  五、新材料产业

  六、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

  七、节能环保产业

  八、新能源产业

  九、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

  十、现代服务业

  第五章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三、强化创新人才支撑

  四、推进对外交流合作

  五、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

  前 言

  “十三五”时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实现科学发展与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我市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纲要》,福建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福建省“十三五”科技发展和创新驱动专项规划》及《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并实施本规划。规划基期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2020年。

  第一章 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构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目标,以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经济、服务民生”的宗旨意识,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实力明显提升。

  (一)区域科技创新的格局逐步形成。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科技创新机制持续优化,有力促进了创新驱动发展。2015年,成功入围全国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三明市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明市农业园区晋升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市本级及12个县(市、区)均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明溪、三元、将乐等3个县被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将乐县、尤溪县分别获批创建国家、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泰宁县、永安市通过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验收。全市共有148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立项、264项获省立项,获得科技经费资助21033万元,省立项数保持全省前列。“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取得科研成果117项,其中63项获省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专利奖,三明市农科院“杂交水稻恢复系明恢63”项目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企业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2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企业3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4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29家、省级科技型企业316家。2015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15.21亿元,占GDP比重的0.9%。其中,全市规模以上企业R&D经费支出为14.73亿元,占R&D经费的96.84%。201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2952件,专利授权量2651件,实现了年均增长12%的目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95件,比2010年末0.65件增长了83.85%。

  (三)科技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显现。围绕产业技术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有力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38.86亿元,比2010年增长64.3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6.10亿元,比2010年增长65.71%,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制定的9%的目标。沙县入选首批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三明国家大型机械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通过科技部复核。

  (四)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快速发展。先后引进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设立海西分院、中国重汽技术发展中心设立海西分中心、国家花卉工程技术中心设立研发分支机构,引进中国纺织科学院、中节能集团成立科技孵化公司。建成全国最大的单细胞繁育中心和全国首个聚乙烯醇纺织品研发基地。建成省级企业工程研究中心3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家、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3家、创新服务平台8家。三明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入选国家级示范中心。至2015年底,共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众创空间19家,其中被认定为省级孵化器6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孵化培育小微企业、创新团队等280个,3家孵化企业毕业后在“新三板”、“海交所”挂牌交易。通过共建创新平台,集聚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共引进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科技创新人才4人、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5人、省青年拔尖创新人才1人、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6人和5个团队。建成院士工作站22家、博士后工作站7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家。

  二、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科技创新发展总体水平低于全省平均值,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科技创新基础较差。高校、科研院所少,高水平创新团队、行业领军人物和优秀拔尖人才短缺。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高。传统型、资源型产业多,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占比、专利指数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四是科技创新体系不适应。创新服务平台少,科技中介市场不健全,科技评价机制尚不完善,科技管理方式、效率和质量等还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五是科技创新成效不佳。技术沟通渠道不畅,企业创新视野局限,闭门造车,技术落伍,浪费人力物力现象多。企业中试平台较少,资金投入不足,创新成果停留在专利成果居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

  三、面临形势和挑战

  “十三五”期间,国内外经济与科技形势将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对科技发展和创新驱动也将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十三五”期间,我市科技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一)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呈现多中心、多领域齐头并进态势,跨界融合加快,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正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美国部署“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实施“工业4.0计划”、日本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俄罗斯实行“2020创新发展战略”,抢占战略制高点,抢抓发展主动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依靠科技创新抢占战略制高点和发展主动权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二)科技创新引领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一是经济发展面临新形势。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调整中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创新工作呈现新态势。科技体制改革将迈入全面深化阶段,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将成为重要抓手,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三是技术发展显现新趋势。“互联网+”将给经济社会带来全新变化,新材料技术将引领工业发展进入全新时代,环保和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将被提升到重要地位,科技创新将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平稳发展。

  (三)科技创新驱动助推三明提升综合竞争力。近年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相继批准建立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平潭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州新区等新政。今年,国务院又批准福厦泉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省委、省政府提出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大省的发展战略,力图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和经济综合竞争力,进入发达省份行列。我市则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构筑平台,促进融合,打造三明升级版,实施了一系列举措。目前全市正以扶持“双创”为重点,以建设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为载体,推动各类要素资源聚集、开放和共享,引导全市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围绕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紧扣“五新”(新产业、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任务,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经济、民生与科技融合,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升级,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为引领我市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加强创新生态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优化环境。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注重优化政策供给,加强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协调互动,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进一步优化创新服务体系,激发各类人才和创新主体创造活力。

  (二)坚持市场导向,产业创新。发挥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需求部署创新链,带动产业的全面升级和结构的全面优化。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组织实施一批具有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项目,推动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创新动力。

  (三)坚持重点突破,引领创新。把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突出汽车及机械装备、冶金及压延、林产加工、纺织等传统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中力量、率先突破,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带动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四)坚持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坚持“大科技、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引智引技并举,内外统筹开放,在强化本土创新实力的同时,大力引进外来人才与技术资源,积极引导企业以柔性合作模式,加强与国内外人才开展合作,快速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形成科技创新合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开放发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全面创新。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着力培育扶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具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园区与基地,全方位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持续提升,全市科技创新各项指标在全省的位次显著提高,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确建立,新技术、新产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有效推进,为实现创新型城市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到2020年,实现以下主要指标: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7%以上;

  ——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投入达40人年;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2%;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5%;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省级及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150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00家、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50家以上;

  ——建设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80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30家,在重点产业引进建设一批重大研发机构,培育2家以上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或众创空间。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构建创新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瞄准科技创新趋势,整合优势科技资源,聚集区域创新要素,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推进多种模式的创新,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一)构建一批产业创新研发平台。围绕我市产业发展的特色、重点和方向,着力在氟、稀土、石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关键核心部件、生物医药及生物、绿色纺织、林竹加工等产业,引进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新建一批面向龙头企业、支撑重点产业领域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依托传统产业基础条件,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进一步推进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建设,拓展服务范围,在铸锻工艺及设备、机械装备共建一批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中国重汽海西汽车公司全面导入国际先进水平的“曼”技术和“智慧重汽”平台发展,提升整车、底盘、车身、控制系统及改装车的技术水平;深化与清华大学新能源汽车技术合作,重点突破整车设计、动力、驱动、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推进机科院海西分院先进制造技术服务平台、6·18虚拟研究院机械装备分院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展,提高机械产业整体服务能力。支持三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厦工三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科院半固态技术研究所、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技术创新平台、中国纺织科学院、国家林业局竹家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分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发展,培育高端装备产业,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

  (二)推动园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三明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实施高新区创新提升计划,在产业项目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配套、专项资金投入等方面对高新区建设给予支持,促进创新资源向高新区聚集,打造具有较强扩散作用和带动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综合体。推进省级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创新发展,创建省级高新区。加快提升三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乐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申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三)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实施水稻育种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三明市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制种科研平台。重点推进农业科技转化平台、农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农业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重点在农村电子商务、森林生态系统信息化、竹木产业互联网创新等方面建成一批应用示范平台。积极推动中国农科院三明蔬菜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国家级花卉工程技术中心三明分中心等重点研究分支机构在我市落户。支持永安国家竹产业科技示范园、青山纸业、金闽林产等龙头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平台建设。

  (四)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创新服务体系,运用政府资助、创新券补助、业务奖励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在产业技术关键节点上布局建设一批能够对产业链上下游发挥承上启下技术支撑作用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三明市云服务平台、海西高端装备云制造服务平台、治疗性单克隆抗体中试公共服务平台、沙县圣智清洁热处理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竹制品公共检测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创新驿站等科技服务机构。推进海天云创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力争中国生产力学院海西分院在我市落户。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交易平台、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三明运营中心,争取省上重点公共服务平台在我市设立分中心。深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运营推广,做好创新助理平台、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云制造服务平台等试点示范,支持企事业单位建立开放共享的科技服务平台。整合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中心、行业协会等资源,促进技术链、产业链、服务链的多维互动交叉融合,支持大型工业CT、热处理加工、激光焊接、检测认证等服务平台的建设,打造多功能科技服务体系。

  二、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创新活力

  发挥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提高企业创新主体意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企业进行精准施策,从中发现培育一批科技型、科技创新(试点)型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施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行动计划,推动发展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支持鼓励龙头、重点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及管理、商业模式创新,确保重点企业基本进入高新技术企业行列。落实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调动企业申报积极性。

  (二)激发企业研发创新活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扩大企业在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推动企业有计划、持续地增加研发投入。支持大中型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国家、省级研发机构,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探索科研成果收益激励方式,引导企业通过技术股权收益、期权确定、资本市场变现等方式奖励科研人员,提升科研人员参与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大型科学仪器协助共用平台,推动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向社会开放共享,提升科技资源利用率与共享水平。

  (三)强化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建立企业与政府、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的协同合作创新链,建设有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担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重大项目,完善产业创新链。鼓励企业与知名高校院所共建集研究、孵化和产业化于一体的产学研用链条,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三、推进科技惠民工程,强化民生保障支撑

  注重绿色发展,推进实施健康三明、美丽三明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和应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发挥科技服务民生作用,强化人口健康、生态文明和公共安全的科技支撑,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一)加快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加快人口健康科技发展,支持临床诊疗方案与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发展基于远程医疗、数字化医疗、移动医疗技术的协同医疗和整合服务模式研究,强化优势诊疗技术研究,推进中西医诊疗技术融合发展。支持重大高发疾病的临床研究,提高区域疾病预防与治疗水平,突破一批早诊早治技术、规范化诊疗方案和个性化诊疗技术,重点在传染病、肿瘤、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控制和诊治水平、人口质量和生殖健康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紧紧围绕绿色节能、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三大领域,加强生态治理、食品安全、绿色生产等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建设技术研发,组织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和成果推广应用,重点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土壤污染高风险区污染修复技术、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与化学品污染防治、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城市信息平台等技术研发等的研究与示范。鼓励企业承包各类节能减排、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服务项目,推广应用湿法除尘、中水利用、电机效能提升、绿色照明等一批科技成果。

  (三)提高城市全方位科技水平。推进互联网经济发展,推动网络信息、物联网、车联网、智能家居、智能电网、互联网教育、个性化诊疗、海绵城市等新业态在我市社会管理和城市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支持开展文化、教育、医疗、公交、住建、城管、安全、旅游、物流等各领域、全方位的新技术应用。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互联网平台和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大数据产业和云服务,争取创建省级“互联网”先行试点,推进全社会各领域的“互联网+”,实施智能社会建设。

  (四)完善公共安全技术体系。重点开展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技术、安全生产防控技术、消防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加强气象、水文、地震、疾病等公共安全领域监测、预报、预警、应急技术研究,加强重点领域城市公共场所及居住小区安防系统监测、预警系统主要零部件或模块研究,防汛监测、预警系统研究。做好水源水务、食品监管、垃圾处理、能源服务、空气监测和城市监管等技术体系的开发应用。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推动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加强农业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农业技术与产品研究,建立以农业企业为主体、高校与科研机构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合作相配套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成果转化与推广,提高农业设施和农业服务水平。

  (一)推进种业科技创新。支持产学研联合攻关,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林作物种质资源,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实施种业创新提升工程,加快筹建杂交水稻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发生物育种技术,率先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支持种业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和种子种苗生产技术攻关,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机制,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全面提高现代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持福建省(三明)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建设,重点建设三明(建宁)国家级种子产业园等“一园、一站、六工程”,打造三明市“中国稻种基地”。

  (二)提升设施农业水平。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支持设施农业成套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支持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农业结合下的新型农业生产,鼓励大数据、云服务、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促进生物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重点开展自动化生产线与车间、物联网智能操控、智能化农林机械及无公害生产、贮藏、加工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开发应用。实施“设施农业示范工程”,开展种植、养殖业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管理示范项目,建设一批设施化种养、智能化管理、物联网控制的现代农业项目,逐步实现农业生产领域的“机器换工”,推进生产、管理、销售诸环节的电子化和信息化,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工厂化农业发展新路子,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推动农业生产的转型。

  (三)发展高优特色农业。围绕县域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高优产业,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与成果示范推广,支持生物基新材料开发、设施栽培高优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竹材和速生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花卉新品种选育与集约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珍稀苗木快繁与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产品保鲜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生物质新能源和农林废弃物高效利用装备等绿色高端装备开发、工业用材林及非木质利用树种的引进、快繁与推广、适合设施化生产的高优品种选育。

  (四)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围绕我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推进我市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的实施。以国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完善科技研发平台,重点推进农业科技转化平台、农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农业科技孵化器和星创天地建设。重点在农村电子商务、森林生态系统信息化、竹木产业互联网创新等方面建成一批应用示范平台。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农技推广组织形式,拓宽农技服务渠道,加强农业“五新”推广,建设现代农业科研开发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我市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

  五、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完善创新治理机制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构建统筹协调的创新治理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建立与创新驱动相适应的现代科技管理体制机制。

  (一)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强化科技服务意识,建立创新驱动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建立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推进科技智库体系建设,建立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健全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机制,构建更高效的科研体系。研究谋划科技成果转化、财政经费、资源共享、科技金融、科技中介、成果评价、创新激励等改革举措,强化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管等职能建设。

  (二)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项目、成果的导向作用,建立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导机制,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方法研究、推广与应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成果转化,保障对重大科技成果购买落地政策的有效实施。

  (三)完善科技和金融的合作机制。改革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方式,围绕产业孵化、应用开发、成果转化等创新链各个环节,设立形式多样的创新引导基金,吸引社会基金、民间资本、银行贷款等社会资本参与技术创新,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融资等多元化投入的科技创新机制。强化科技金融产品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打造企业成长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链,鼓励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鼓励金融机构以持有股权、期权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加快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积极创建集政策、产品、中介、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加快发展科技担保、科技保险,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完善专利保险服务机制。

  (四)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进一步培育集聚一批技术交易、咨询评估、科技金融、研发设计、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形成一站式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创新服务链,促进国内外、台港澳科技成果到我市交易、转化。开展科技中介机构企业化运作改革,建立按交易实绩补贴的激励制度,把科技中介机构逐步推向市场。

  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综合保护能力

  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落实知识产权政策措施,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强化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着力提升专利管理服务能力,引导推进我市企业实现知识产权体系化和规范化管理。

  (一)加强有效知识产权的创造。全力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政策导向机制,鼓励发明创造。引导企业加大对有效知识产权的重视,鼓励创新主体从事知识产权创造活动,取得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鼓励支持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国际专利,通过搭建平台引导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

  (二)完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加快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标准,以专利技术带动产业发展,积极倡导运用知识产权助推企业转型,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贯标企业培育。引导企业间进行知识产权交易,鼓励引导企业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实施知识产权护航行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知识产权制度运用有机结合,支持引导企业购买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进行产业化。

  (三)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建立专利侵权案件协作调度与侵权判定机制、电商领域和展会专利执法维权机制、网上专利纠纷案件办理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推进诉调对接工作,加大涉嫌犯罪案件移交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维权中心建设,加快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推动将专利侵权假冒、执行失信等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

  七、培育创业创新主体,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以推进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为契机,强化要素投入和技术引领,完善双创体制机制,建立公共服务体系,推进金融服务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扶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一)加强双创载体建设。简化程序,降低门槛,推进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为载体的双创基地建设。重点推进中机院科技企业孵化器、中节能节能环保产业孵化器、云创工坊众创空间等孵化众创平台建设。激发民间投资热情,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充分利用闲置的厂房空间、土地、“两退两进”盘活的资产等,建设新型创业孵化平台。支持各区、县(市)建设各具特色的创业特色小镇,打造众创社区等新型综合性众创空间。加强管理和引导,建立完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规范和绩效评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与运营,推进孵化器向“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基地”链条延伸,促进众创空间向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发展,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孵化能力。支持个人创业和草根创新,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大学生、返乡人员创业,支持外地科技人员来明创办科技型企业。

  (二)拓展双创公共服务。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开展创业教育培训,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交易平台等综合窗口服务平台和网上技术中心建设。建立三明市中小型科技企业公共服务集中区,引入法律、财务、市场、营销、专利等相关签约服务中介,形成包括技术转移、成果推广、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国际合作、人才引进和融资服务在内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孵化器资源共享,建设“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三)建立双创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服务,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筹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专项资金,探索“孵化器+创业风险投资”的经营模式,推进孵化器种子基金、创业创新天使基金、众筹平台等新兴金融业态的开发。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创建金融新产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扶持。鼓励企业到各类资本市场上市或挂牌交易。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绩效奖励等方式支持小微企业创新。

  第四章 科技发展重点方向

  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为重点,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一批科技研发项目,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提高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一、冶金及压延产业

  以三钢集团为龙头,加快金属复合材料、轻合金制造等产业发展,突破高等级建筑结构用钢材、高性能装备零部件用合金钢、冷轧硅钢板、工程钢结构、钢筋焊接网等产品,加快延伸冶金下游精深加工产业,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依托机科院(将乐)半固态技术研究所,支持瑞奥麦特、金瑞高科公司发展壮大,推进梅列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梅列益泰钢构加工等项目建设。

  二、汽车及机械装备产业

  围绕建设全省商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国家级铸锻生产基地,以三明国家大型机械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机科院海西分院为依托,以产品设计、标准升级、品牌打造为重点,以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和科技专项项目为抓手,以信息化为纽带,加大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快构筑基于核心产业技术和核心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中国重汽海西汽车公司、厦工三重、华橡自控、三重铸锻、毅君机械铸造、金圣特种钢等龙头企业发展,推动汽车、通用飞机及零配件、工程机械、橡胶机械、数控机床、农林机械、铁路机械、节能环保机械等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三、林产加工业

  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林业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人造板及家具、木竹制品、纸及纸制品、林产化工、森林食品,发展新型竹木工程板材、高强度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竹木家具、竹木工艺品等产品,推动林产加工业由初加工向深度开发提升。

  四、纺织产业

  围绕打造全省最大产业用纺织品生产基地,延伸拓展高附加值产业链条,推动形成化纤、织造、染整、服装、纺机产业链,重点突破超临界CO2无水染色技术、新一代聚酯基功能性复合型产品,发展水溶性纤维、高强高模PVA纤维、差别化纤维、生物质纤维、多种纤维混纺、超细纤维等高性能纱线、织物,提升革基布档次,大力发展家纺、箱包、鞋服、汽车内饰、多功能蓬盖等纺织终端产品。

  五、新材料产业

  着力突破稀土、氟、石墨、钨等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稀土新材料以三明稀土产业园为中心,重点突破稀土分离冶炼环节,大力发展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储氢材料、金属调质剂、稀土陶瓷等6个产业链。氟新材料突出三元氟化盐系列产品、明溪全氟聚醚润滑油及含氟化学品、清流环保型制冷剂五氟乙烷等研发,大力发展氟精细化工产业,延伸拓展无机氟化物、含氟医药、含氟新能源、含氟新型制冷剂、含氟精细化学品等高端领域。石墨新材料重点抓好永安石墨(烯)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重点发展石墨烯应用、锂电池材料、等静压石墨,培育石墨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钨新材料深化与厦钨合作,重点突破超细晶硬质合金、表面涂层等关键技术,培育硬质合金及工具、整体刀具、数控刀具等产业。新型建材产业以整合提升水泥产业为重点,转型发展高标号水泥、特种水泥、商品混凝土,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商砼预制装配等产业,推进建筑工业化,建设梅列住宅产业化生产基地。

  六、生物医药及生物产业

  重点发展新特药、高端医药中间体和化学原料药、现代中药、化学药制剂、生物诊断试剂及医疗器械等,支持新型制剂、成品药、生物农药、生物兽药、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植物性染色剂、酶制剂、添加剂、干扰素、保健品的开发生产,培育以植物药为特色、以抗肿瘤药物为核心的医药板块。推进眼科系列抗生素新药、抗晚期癌症原研单抗类新药、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药物、人参皂苷纳米胶束载药系统、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及含氟吸入式麻醉剂等新药研发,加快蕲蛇酶注射剂、痛血康胶囊、冠脉乐片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地药品和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推进原料药产品开发,链接配套下游产业,突破药号审批环节,推动医药中间体向高端制剂升级,支持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产品升级。支持发展与高端制剂产品相匹配、工艺先进、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特色原料药,并向终端制剂方向延伸。推进厚朴、草珊瑚、雷公藤、金银花、铁皮石斛、金线莲、黄精、虎杖、茯苓、灵芝等道地特色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延伸开发保健品、功能食品、美容护肤品等大健康产品。

  七、节能环保产业

  突出节能环保装备和资源循环研究利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等,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进高效节能型电机、变电器、锅炉、风机、泵类等节能设备技术与产品的研发,鼓励发展液晶显示背光源、隧道灯、路灯、汽车用灯等LED照明产品,完善从外延片、芯片制造、成品封装到产品应用的产业链。支持工业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等固体废物处理装置技术设备。推进尤溪省级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与循环再利用中心、大田生态环境工程治理及研发中心建设,促进大宗固体废弃物、尾矿伴生矿综合利用及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工矿固体废弃物整套处理设备产业化。

  八、新能源产业

  以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新型环保电池为突破口,继续推进快堆核电、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工作,向配套材料、关键装备和中下游应用产品等方向延伸,构建全省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重点突破太阳能级硅材料技术,向配套材料、关键装备和中下游应用产品等方向延伸,在全市重点园区推广分布式太阳能发电,构建全省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推动永安、三元以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重点,加强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电芯等电池核心件配套生产,开发电池模组及电池管理系统。

  九、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

  重点发展软件产品、电子终端产品、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关键部件、智能数码电器、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通信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智能交通产品、智能电网等细分行业。重点发展各种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商品化的应用软件产品及其服务。大力发展电子终端产品,支持发展具有特定功能的行业应用终端、信息采集(如RFID、视频等)、认证支付和无线连接等功能的便携式智能终端、基于电信网络或/和计算机网络的智能终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车载电子产品。支持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开发,发展空间数据获取系统、导航定位综合应用集成系统、时空数据库的构建及其应用。支持基于位置服务(LBS)功能的应用系统平台和便携终端产品。发展微电子技术及其新型电子元器件。重点发展核心电子器件、专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单晶硅、半导体器件、敏感元件及传感器等。支持发展动态称重仪、RFID射频识别卡系列等智能交通产品。

  十、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服务外包、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电子商务、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鼓励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化模式转化,发展面向制造业的科技服务,推动科技创新活动向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重点培育研发设计、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交易、科技咨询、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加快生态新城电商产业园、三明城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园区建设,争创省级电子商务集聚示范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等旅游新业态,创建国家旅游休闲区试点,建设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发挥青山绿水生态优势,开发共享健康长寿生态资源,拓展健康服务市场。积极创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健全医养结合服务网络,探索“互联网+医养”新模式。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加大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的力度,采取强有力措施,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一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全市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工作会议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围绕本规划,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定期检查,抓好落实。要完善重大科技项目推进机制,定期分析和评价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确保科技创新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全面推进。二是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科技创新发展纳入对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的考核内容,纳入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考评体系。三是抓好试点示范。深入实施创新示范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创新示范品牌,重点在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知识产权、平台建设、成果转化、金融创新、市场准入等方面,系统推进创新改革试点示范,引领区域自主创新。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立健全财政科技资金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导向作用,以产业基金为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带动社会资本对研发的投入,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点支持重大平台建设、创新载体引进、重大项目研发等。认真落实企业科技创新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创业投资企业投资抵扣和技术转让税收减免等各项财税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水平。

  三、强化创新人才支撑

  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人才引进渠道,调动和激发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打造区域人才高地。一是实施更加创新的育才机制。围绕我市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培养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和高技能人才。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充分发挥三明本土专家、技能大师“传帮带”功能,以新时期学徒制等方式培养技能型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支持大中专院校采取“定向委培”等方式,联合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专业人员,加快现代新型职业人才培育。二是实行更加开放的聚才机制。深入实施三明市“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优先支持引进我市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发挥科协组织系统优势,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性科技社团联系,支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深化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拓展合作项目内容,引进优秀博士、硕士研究生来明挂职和社会实践。三是健全更加科学的用才机制。对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等创新人才聚集明显的单位,探索实施“按需设岗,竞争择优,自主聘用”的人才管理体制。深化科技人员职称评定制度改革,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自主评审。整合高端人才资源,组建院士博士创新创业联盟。依托三明学院建立“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工作驿站”,为创业创新人才提供沟通交流服务平台。

  四、推进对外交流合作

  积极开展开放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域外创新资源,提升我市科技创新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入中国-东盟、中国-南亚、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协作网络,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参与“科技伙伴计划”和“一带一路”等项目建设。深化与台港澳科技合作,重点推进与台湾农业的对接合作,积极引进台湾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及模式,建立明台科技合作新平台,打造两岸新兴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区域间科技合作,建立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强化“6·18”成果交易会、“9·8”投洽会、“11·6”林博会等平台的项目与技术对接运作,进一步拓宽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五、大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

  切实抓住我市获得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的契机,大力落实各项政策,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加强创新典型的总结和宣传,积极推广一批先进创新模式和经验,树立崇尚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拓展创业新空间,汇聚发展新动能,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活力。大力倡导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加强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努力营造诚信、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加强对创新文化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舆论,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科学普及,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科普事业,切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三明市农科院党委组织观看《榜样》专题片
下一篇:三明市农科院党委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三专题研讨会